高雄公園處人力僅台北一成 高雄市議員鄭孟洳促企業認養、公民共管永續綠地

圖:高雄市議員鄭孟洳辦公室提供

報新聞/編輯部

高雄市議員鄭孟洳今(21)日在工務部門業務質詢中,以果嶺自然公園維護不易的案例,點出高雄市公園處正面臨「生態、治安、經費」三大挑戰。自從公園處成立以來,1999通報案件年年攀升、派工量長居全市前三,但全處人力卻不到百人,等於一人要維護16.5座標準足球場的公園綠地。面對公園綠地數量與面積持續擴增,她警告,高雄公園維護量能已亮紅燈!

鄭孟洳肯定市府將過去高爾夫球場回歸於民,但指出果嶺自然公園位於水源保護區,若缺乏管理將大幅增加維護負擔。她指出,公園開放僅一週,就出現偷帶寵物、騎YouBike入園、告示牌被破壞等亂象,一些偏遠洞區雜草叢生、草皮被踩出小徑,顯見維護吃緊。鄭孟洳擔憂若無巡守制度,恐使公園成為維護與治安的雙重死角。

鄭孟洳進一步指出,高雄目前共有846處公園綠地,加上果嶺自然公園,總面積達1,126公頃,但公園處截至114年在職人數僅95人,平均每人要負責維護11.85公頃、約16.5座足球場的範圍。對比台北市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827人的人力規模,高雄僅約台北的一成多,顯示人力長期不足。

鄭孟洳表示,隨著公園數量與使用人次不斷增加,維護壓力也持續升高。根據1999系統資料,自112年公園處成立以來,通報案件年年破萬、派工量長居全市前三,她直言,市民看到問題的速度,已經遠遠快於市府解決問題的速度。

在經費的部分,鄭孟洳表示,公園維護經費雖然從112年的3.4億逐年成長到115年的6.3億,但隨著公園陸續闢建,支出仍追不上成長速度,應積極開源。她指出,目前全市公園的民間認養率不到5%,代表95%的公園仍須由市府自行維護,這顯然不是長久之計。

鄭孟洳建議市府應雙管齊下,建立企業參與機制:一是修法納入建商維護條款,若建案因鄰近公園綠地而受惠,就應同步承擔維護責任,研擬在都市計畫審議階段,將周邊公園維護納為義務;二是設計誘因制度,讓建商或企業認養公園可取得ESG指標、稅務減免或容積獎勵。

鄭孟洳也提出「市民共管、公園共享」的構想。她指出,公園是市民共同的生活空間,市府應檢討《公園委託經營及認養辦法》,對非法人團體、社區設計更彈性化、簡化的程序,讓居民能實際參與維護。同時可比照路燈認養,建立小額捐助平台,並結合環保局「以功代金」方案,鼓勵民眾將原本用於購買紙錢的經費,改捐作環保或公園維護,以行善代替焚燒紙錢,讓城市更乾淨。

最後,鄭孟洳表示,公園作為提高生活品質、促進生物多樣性、減少空氣污染和調節城市溫度的公共設施,建商與全體市民都有投入維護公園的責任,希望市府可以有更強力的措施,提供更多方式一起守護都市綠地。

鄭孟洳強調,公園是城市最基本的公共服務,也是高雄的重要綠色基礎建設。她呼籲市府以長期視角建立完善的維護制度,讓企業與市民攜手,守護城市的綠意永續。

 

author avatar
編輯部
spot_img